(一)教育理念
1.打造幸福微笑的生活空間
(1)塑造溫馨校園環境,保障學生安全學習。
(2)關懷教職員工,改善工作環境,營造良好組織氣氛。
(3)建立完整輔導網絡,關懷弱勢學童。
2.營造與繆思邂逅的天地
(1)塑造學習型校園氣氛,建構終身學習社會。
(2)推動藝術美感教育,涵養學生優雅心靈。
(3)規劃綠美化校園,孕育優質境教學習。
3.啟動成功循環,讓孩子在每個位子上發光
(1)推展多元性技藝社團,發揮適性揚才功能。
(2)深耕閱讀風氣,培育學生主動學習習慣。
(3)規劃多方位活動,提升教師專業成長及學生學習興趣。
4.品味奔放活躍的健康生命
(1)推動健康促進學校執行工作,培養學生帶著走的能力。
(2)營造良好學習環境,使學生健康快樂成長。
(3)實施全人教育,培養學生健全人格。
5.滋養國際觀的創造活力
(1)推動英語多元課程,增進學生溝通能力。
(2)推動系統化資訊教育,培育學生自學工具。
(3)活化多民族的教學內涵,擴展學生視野。
(二)發展願景~創新、美感、活力、卓越、感恩、永續~
1.創新:勇於探索、積極創新、國際多元
(1)推動多元戶外教育,鼓勵學生多元探索、合作學習,激發反思與創造能力。
(2)發展校際教師合作,透過共同研討,主動探索研究,以不斷超越,提昇教學品質。
(3)推動創意課程並建構學生多元文化國際觀。
(4)強化英語學習,成立課後全英語班、積極爭取外師駐校、辦理暑期英語營隊、 營造英語學習情境等,增進學生學習邁向國際語言工具的興趣。
2.美感:體驗創作、人文欣賞、生活涵養
(1)推動校園藝術深耕,透過師生共同討論策畫進行裝置藝術、彩繪、素描等美感活動在校園角落及社區呈現創作成品。
(2)透過管樂、合唱、直笛等音樂性學習,提升音律節奏的敏感度;藉由律動課的肢體展演,體會舞蹈的樂趣。
(3)推動多元化的閱讀活動如閱讀主題月、閱讀存摺、教師閱讀社群、每週成語及詩詞背誦、 MSSR 晨讀等提升學生閱讀力及欣賞力。
3.活力:健康快樂、活力體能、樂觀自信
(1)推動健康促進學校,成立體控班、餐後潔牙、小泳士訓練、營養教育、 SH150 活動…等,培育學生即時可用、健康生活的能力及習慣。
(2)落實「一校一團隊,一人一運動」,經營多元社團及特色團隊以發展潛能,建立樂觀進取,開朗自信的價值觀。
(3)針對弱勢照顧,申請相關扶助計畫,讓每個孩子都有完善照顧且屬於自己的舞台,能保持高度的學習動機,享受學習經驗。
4.卓越:卓越精緻、主動探究、專業成長
(1)深化在地學習,提升自我價值,築構在地原汁校本課程,發揮教師課程創新能力,提升孩子自我成長學習的主動意識。
(2)以閱讀教育成就學生的學習動力,培養終身學習的關鍵力,並落實語文教育,定期辦理全校性語文教育競賽,並參與全市性的語文比賽。
(3)成立教師社群、專家對話,進行備課、觀課、議課,促進教師專業發展。
5.感恩:感恩惜福、熱愛鄉土、尊重生命
(1)推動品德教育,落實生活教育,培養有禮貌、懂感恩、識規矩、重服務的有品兒童。
(2)推動家庭教育與生命教育,落實友善校園輔導工作,親師保持緊密聯絡網,形塑健全支持系統。
(3)透過家鄉繪本、社區踏查,認識自己生長土地,提升愛鄉情懷;到社區長照中心進行服務,以實際行動付出,培養對生命的關懷與尊重,建構對弱勢的公平與友善。
6.永續:愛護環境、生態有機、永續學園
(1)推動低碳校園,建構節能設施及教學課程,認識環境永續發展的重要。
(2)培育具備有機生活能力與態度的兒童,增進永續生活的理念及合作的能力,建構孩子健康成長的永續學園。
教師週三進修一覽表 |
週三進修講師講議 |
資訊教育檢核表 |
健康促進學校 |
本市未成年懷孕服務資訊 |
未成年懷孕求助站 |
創校30週年紀念特刊 |
大橋母語日 |
親橋(校刊) |
環境教育網 |
防治霸凌專區 |
性別平等教育 |
教育部特教通報網 |
教師專業發展線上課程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