家有小一新鮮人~給小一新生的家長 校長 徐俊雄
恭喜您的小寶貝要上一年級了,也歡迎加入大橋大家庭,相信此刻您的心情一定既興奮又充滿期許,希望寶貝有好的開始,更希望寶貝能順利學習與成長。
小寶貝要上小學,您的心裡一定既歡喜欣慰又焦慮擔憂。根據心理學家皮亞傑的「兒童心理認知與發展」理論,剛上一年級的小朋友剛好處於個性較依賴、愛幻想的「前運思期」,和具初步邏輯思維、較獨立的「具體思維運思期」之過渡階段。孩子的身心發展是逐漸形成的,不會因為孩子九月要上小學,八月份就會大幅成長,剛上國小一年級的小朋友,在心理上並不會一下子就能獨立自主。因此,適當的「幼小銜接」環扣措施,可以縮短寶貝的適應期,讓寶貝儘早適應新環境,並融入學校規律的團體生活中。
以下提出幾件注意事項,與身為小一新生家長的的您分享,請您耐心仔細閱讀。
*了解幼稚園和小學的差別,做好充分的心理建設和準備。
小學生活和幼稚園是完全不同的!要和寶貝好好討論幼稚園和小學的不同,讓寶貝做好心理準備,了解及面對小學的生活。
◎幼稚園的生活:上學時間比較晚,拘束較少,上課多半是參觀和玩樂等操作學習,上課的時間短,自由活動的時間長,有許多的玩具和遊樂設施可以玩,還有點心可以吃……。
◎國小的生活:作息比較有規律,有固定的上下課作息時間表,聽鈴聲上下課,要有耐心坐在座位上聽課40分鐘,不能隨便走動或和小朋友講話、嬉戲,發問要舉手,有一定的課程進度,每天回家還要完成老師交代的功課,要評量考試,每天要整理書包,帶齊書本、用具準時上學…。
*重視生活習慣和能力的培養,訓練寶貝獨立完成自己的事。
孩子從幼稚園升上小學一年級,有許多看起來似乎微不足道的生活習慣和自理能力,是必須事先培養訓練以奠定良好基礎的。培養獨立、自主、負責的態度,逐漸教育孩子懂得自己的事要自己做,鼓勵訓練孩子自己完成自己的分內事。
◎生活習慣:訓練固定規律的生活作息,培養早睡早起和吃早餐的生活習慣;養成上廁所的習慣,不憋尿;學習使用蹲式的馬桶,並正確洗手;指導專心用餐不挑食的習慣,訓練用餐的禮儀及速度(30分鐘以內);練習正確潔牙的方法,訓練餐後潔牙的習慣;能整理自己的書包,準備自己的書本學用品;能養成物歸原處的習慣,東西用完放回原來的地方;能用適當的語言,清楚的表達事情、自己的想法和需求;能夠回答問題,耐心傾聽他人說話,主動與人打招呼…等。
◎自理能力:基本的自我生活能力、技能和自我服務本領,例如:自己穿脫衣褲、扣釦子、拉拉鍊;自己穿脫襪子、穿鞋繫鞋帶;自己會削鉛筆,整理文具學用品;自己整理書包、帶齊書本用具;自己使用筷子或湯匙吃飯;自己收拾抽屜物品,整理座位整潔工作…等。
*用耐心和關愛陪伴寶貝學習成長,分擔寶貝的憂慮和快樂。
對一個滿六足歲的孩子來說,剛上小學處於規矩多且陌生的環境,面對許許多多的新規定和團體規範,抽空多和寶貝聊聊天,耐心引導寶貝談談學校中的學習生活和趣事,和寶貝在家模擬學校的作息,上下課的情形,利用假日或傍晚和寶貝到學校走走,參觀學校也熟悉新環境,適時給予安慰和關心,用愛心陪伴他(她)順利走過這段過渡期。
*培養正確良好的學習態度和習慣,奠定穩固的學習根基。
一年級時能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,對於日後漫長的學習過程是助益匪淺的,所以,一年級是一個重要的關鍵,一定要培養正確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態度。
1.規律正常的作息:養成孩子正常作息,早睡早起,有充足的睡眠和體力,才能有較佳的學習成效。
2.定力、耐心與專心:俗話說:「工作時工作,遊戲時遊戲。」指的就是做任何事時要專心投入。培養孩子能有耐心、專心做完一件事的習慣,可以看完一本故事書、畫一張圖畫、著色活動等,訓練他專注的能力。
3.時間安排:先養成固定時間做功課及讀書的習慣,再慢慢引導他利用時間學習。配合專心度的訓練,務必養成孩子先做完功課在做其他事的習慣,切忌讓孩子邊玩玩具邊做功課,更不可以在電視機前邊看電視邊做功課。
4.養成閱讀的習慣:提供孩子閱讀的機會,選擇優良的圖書,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,可陪孩子上圖書館借書,讓孩子親近圖書,喜歡閱讀,養成閱讀的習慣。
5.整理書包學用品:讓孩子養成自己的學用品自己保管、自己整理的習慣,慢慢教但不幫他做,才不會剝奪了他的學習機會。
6.積極自主學習:鼓勵孩子自我比較,尋求自我肯定,父母要對孩子的成就給予肯定和鼓勵。在孩子遇到疑問時,引導孩子查詢相關書及資料,培養孩子探究真相,追根究底的求知心。
7.尊重與抗壓力:能尊重別人,用適當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,正確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情緒。培養孩子挫折容忍力及抗壓能力,要正確認識學生應有的責任,培養正面思考事情的態度,明白學校課業及父母和老師的要求未必是壓力。
8.自主和服從:培養孩子的能力及信心,能自主完成自己的分內工作。適時解釋團體規範和紀律的作用及意義,讓孩子了解團體秩序的重要,進而能遵守團體的規範和紀律。
*以同理心和平常心看待寶貝的學習,以耐心和關愛陪伴。
對於一個剛上小一的新生而言,上小學擴大了生活視野,不只是知識上讀、寫和計算能力的養成,還要適應新的學習環境,過新的學習生活,要學會和新老師及新同學相處,因此,父母們應該重視的是孩子的學習生活適應,千萬不要將孩子的學習狹隘的定義在課業的學習,不要操之過急,期待孩子一開始就能立刻學到多少知識,交出漂亮的成績單。學習是循序漸進的,我們不能指望剛上小學的孩子在短時間就能吸收多少的知識,有亮麗的學習成果,要耐心的陪孩子成長。此階段的孩子對事情的考慮往往周密性不夠,難免這兒錯一點,那兒落一些,這都是很稀鬆平常的事。放鬆心情以平常心來看待,別緊張兮兮的,讓自己的心情跟著孩子的學習起伏不定,給孩子平添了壓力,增加孩子的心理負擔,給自己帶來焦慮,影響孩子的學習。
*多練習和複習,透過輕鬆的、遊戲化的方式學好注音符號。
注音符號是幫助學習及閱讀的工具,學會注音符號後就可以自由閱讀,對寶貝日後的學習是十分重要的。加強孩子學習注音符號的方法不勝枚舉,可以利用聯想法進行注音符號認讀、辨識及拼音練習,也可以透過遊戲來辨識注音符號及練習拼音,或是利用有押韻且音相近的繞口令來辨別語音。另外,配合附有注音符號的童話故事書,進行找注音符號及拼音練習,也是不錯的好方法唷!總之,多複習和練習絕對是學好注音符號的不二法門。
*適時和寶貝的級任老師溝通聯繫,建立良善親師合作關係。
級任老師和家長是陪伴寶貝學習成長的教育合夥人,適時與級任老師保持聯繫,有效的進行溝通交換意見,共同尋求並建立妥當合適的理念來教育寶貝,建立親師良性互動關係,一起齊力教育寶貝,達成親師生三贏的教育境界。以下提出幾點親師合作的要項供家長參考:
1.確實記住寶貝就讀的班級,級任老師姓名及聯絡電話。
2.每天親自檢查寶貝的功課,了解寶貝的學習。
3.每天親自簽閱聯絡簿,有需要時透過聯絡簿或貼張小字條與老師聯絡溝通。
4.有任何的困難或疑惑,先行和孩子了解後,再與老師確認商量、善意委婉溝通。
5.簡單確實的敘述寶貝的成長及發展狀況、個性及習性、需要留意注意的身體狀況、家庭成員對寶貝的管教方式…等,有助於級任老師很快引導寶貝正向學習。
6.留下家裡及服務單位的電話、住址,以及一定可以聯絡到的第三緊急聯絡人(親戚朋友或鄰居皆可),以便學校在緊急狀況時方便聯繫。
7.能撥冗參加學校舉辦親師座談會、家長座談會、親職教育講座…等活動。
一年級是寶貝學習生涯正式起步的關鍵,是培養寶貝愛學習的重要階段,也是培養寶貝良好學習習慣和興趣的最佳時機。小一新鮮人首要學習的是『獨立』和『養成團體生活紀律』,要能明白『何時』『何地』拿捏應該做『何事』。
親師是陪伴寶貝學習成長的守護者,是教育的合夥人,親師要密切互動和合作,在教育寶貝的路上同心齊力、攜手相伴,就能陪伴寶貝穩健學習成長,共創親、師、生三贏的局面。寶貝的成長只有一次,要讓寶貝做自己的主人,在學習的場域上親身自主學習。所以親愛的家長們記得當個超級啦啦隊員,放手讓寶貝在自己的人生學習上自由奮鬥,用關心、耐心和滿滿的愛心陪伴寶貝學習與成長,替他加油打氣!我們一起來努力,營造學習最好的效果!
| 教師週三進修一覽表 |
| 週三進修講師講議 |
| 資訊教育檢核表 |
| 健康促進學校 |
| 本市未成年懷孕服務資訊 |
| 未成年懷孕求助站 |
| 創校30週年紀念特刊 |
| 大橋母語日 |
| 親橋(校刊) |
| 環境教育網 |
| 防治霸凌專區 |
| 性別平等教育 |
| 教育部特教通報網 |
| 教師專業發展線上課程 |